今年美國大選第三重要的搖擺州份,當屬俄亥俄州(Ohio)。俄亥俄州歷來被視為美國大選風向標,自1944年至今,俄亥俄州選民僅僅在一次大選中,未能把他們選擇的候選人送入白宮(1960年的尼克遜),令美國人有“As Ohio Goes, So Goes the Nation”一說。
雖然俄亥俄州在海外不太知名,但對美國人來說,這個州也有特殊象徵意義,在早期美國歷史的角色尤為重要。由於它在北方位處中央,在南北戰爭期間成為重要基地。北軍最著名的將領,包括後來的總統格蘭特將軍,都是俄亥俄人,且此後也有不少總統來自俄亥俄州。更有趣的是,曾經有一個龐大的德國移民社群在俄亥俄州定居,雖然經歷了兩次大戰,被排掉的排掉、同化的同化,但還是令俄亥俄州與別不同。
至於俄亥俄州對選舉的重要性,除了因為票數,也因為一個象徵意義:它的結果屢屢成功對應全國大選結果,因為該州的狀況,正好是全美的縮影。俄亥俄州不僅有現代化的大都會區,也有傳統製造業、農業集中的區域;人口的城鄉分佈、就業分佈和種族分佈的比例,亦較其他搖擺州份更接近全國平均水平。俄亥俄州選民傾向雖屬「中間偏右」,但總體以務實著稱,政治立場一般不趨向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