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大選時對墨西哥非法移民的危險直言不諱,還親自前往美墨邊境視查。他對自由貿易衝擊中產階級藍領工人表現得痛心疾首。他大呼種族暴亂是對法律秩序的無視,並盛讚在暴亂中持槍保衞自己財產的人。他質疑美國為什麼要花錢保衞其他盟國。他歎息在多元化衝擊下的美國,已把西方文化傳統扔進垃圾桶。他說美國需要「新的愛國主義,一個把美國自身需要放在第一位」的新民族主義 ……
特朗普(川普)現象,可以從本土主義、種族偏見、威權主義、白人藍領的經濟困境等角度切入討論。然而,特朗普不是無中生有的。他大罵統治共和黨建制派,依然獲得這樣大的支持,也不是因為突然間冒出來許多「新共和黨人」。特朗普真正反映出的,是共和黨中的民粹主義浪潮。而這一浪潮在美國歷史上的「前輩」,是帕特·布坎南(Pat Buchanan)。
民粹主義選民,特朗普的基本盤
相比於威權主義,民粹主義更能代表特朗普的核心選民。在3月的「超級星期二」中,幾位學者對選民進行民調,他們選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問題,來判斷主要候選人的支持者,在民粹主義和威權主義上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