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蘇鑰機:大學生眼中的政黨和傳媒是怎樣的?

青年、政治和媒體的前景和互動,有各樣的可能性。它們的發展變化牽繫著香港社會的福祉,值得大家關注和追蹤。

蘇鑰機:大學生眼中的政黨和傳媒是怎樣的?
2016年7月15日,立法會換屆前最後一次會議。

雨傘運動距今已有兩年,一直以來香港社會有幾個焦點揮之不去。第一自然是政治,其中包括普選訴求,後來發展到本土自決甚至獨立,而政治議題轉變可具體反映在政黨光譜的增加和議席的升跌。

第二是年輕人的角色,他們代表社會的新生力量,在雨傘運動中更成為主力,與傳統的泛民陣營形成強烈對比。代表人物可以是大學生,他們比其他人走得更前更勇,而這批年輕精英亦是社會的接班人。

第三是新聞傳媒,它們是社會意識形態領域必爭之地,是立法議會以外的重要角力場所。重點當然是各大新聞機構,它們代表不同利益集團和受眾群體,是香港社會政治舞台的縮影,各方勢力在言論上較勁,努力設定議題引導輿論。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