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港校內地招生熱度降,「政治因素令家長擔心」

由自己拿捏高考擇校的李若靜坦言:「最終選取了北京大學以後,我爸爸對我說,去北大挺好,反正香港政治環境也不好。」

港校內地招生熱度降,「政治因素令家長擔心」
香港大學。

6月23日,春夏之交的上海正處在潮溼異常的黃梅雨季節,悶熱難耐。這一天,內地高考放榜,上海應屆高考生李若靜看到自己出色的成績單後,懸了兩個禮拜的心總算放下了,但新的煩惱接踵而至——內地首屈一指的北京大學,和執香港高校牛耳的香港大學,同時向她伸出了橄欖枝。

選北大,還是港大?北京,還是香港?

「籮裏挑花,越挑越花」,這句上海俗語,正反映了李若靜這類高分考生的忐忑。在過去,四大名校「北清復交」(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是內地高考尖子們趨之若鶩的首選。但上世紀末進入內地的香港院校,為內地學子提供了國際一流水準的想像,香港本身的地理位置與文化環境,也成為了出國留學與內地升學之間的折中選項。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