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記者手記:當紅色通緝犯要和我「交個朋友」

面對紅色通緝令嫌犯的採訪任務,記者要如何像國際刑警般從眾多線索中抽絲剝繭,接近當事人,取得信任?作為公眾與當事人的連接,報導要如何滿足讀者,又尊重事實,接近真相?

記者手記:當紅色通緝犯要和我「交個朋友」
陳偉辦公室外觀。辦公室外並無任何招牌,十分低調。

最初接到紅色通緝令嫌疑犯題目時,我悲觀地認為無從下手。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被國際刑警組織全球通緝的嫌犯?僅憑些許蛛絲馬跡,拼湊得出他們的逃亡圖景嗎?正躲避追捕的他們又怎麼會接受媒體採訪?深入接觸過他們的人,恐怕都會三緘其口吧?

我做了一個Excel表格,列出被指逃亡美國的約40名「紅通」嫌犯的基本信息和提到他們的相關報導。其中有的人自願回國自首,有的被遣返回國,還有人身陷囹圄。更多的人下落不明,很可能隱姓埋名,從來沒被報導過。

其中有一個例外:賀業軍,離開中國前是河北國企高管,到美國後改名Wei Chen,在佛羅里達州做房地產生意,兩年前公司突然破產,他還被商業夥伴、河北商人杜振增告上法庭。不久後,紅色通緝令公諸於眾,他的前妻、化名Linda的黃紅也榜上有名,兩人涉嫌挪用公款。《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都側面寫過他的故事,沒有接觸到本人;只有路透社刊登過一個簡短的採訪,採訪中,Wei Chen自稱冤枉。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