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王佩廸:Pokémon GO 嘉年華的道德恐慌

沒有人可以說虛擬的東西就沒有意義,除非是沒有足夠想像力。

王佩廸:Pokémon GO 嘉年華的道德恐慌
市民在荔枝角公園玩《Pokémon Go》(Pokémon,台譯『神奇寶貝』)手機遊戲。

自從 8月6日 Pokémon GO(簡稱PMGO)正式在台灣上路,PMGO幾乎成了全民運動。無論是在報章媒體、社交網路,甚至連走在路上,沒有人能夠忽視PMGO。然而,這樣的狂熱行為也引起了某些人的擔憂,各種評論(甚至警告)紛紛出爐,例如認為專注於虛擬世界無益、擔心玩家走在路上發生危險、公園半夜出現人潮恐暴動?

這些評論,其實充滿著各種偏見與道德恐慌。

社會對ACG文化的偏見

其中許多偏見,是來自於大眾對於沉迷於ACG(Animation, Comics and Games 動漫電玩)文化虛擬世界的「御宅族」的負面印象,例如,認為御宅族整天盯著螢幕看動畫、打電動、不出門、也不跟人社交,因此,宅=肥宅。於是,PMGO一出,許多人嘲諷「肥宅們出門運動吧!」儘管這句話御宅族們自嘲的意味頗大,但仍凸顯了大眾對御宅族的偏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