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艾迪:港人的中國女排情結,會否步向式微?

8月6日晚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首戰不敵荷蘭,很多香港網民嘲諷中國女排,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

艾迪:港人的中國女排情結,會否步向式微?
2016年7月10日,中國女排在泰國曼谷的世界女排大獎賽中向觀眾揮手。

又到奧運,八月的這兩個星期勢必牽起體育熱潮,其中郎平領銜的中國女子排球隊(女排)是最受關注的隊伍之一。不少港人都有中國女排情意結,準時在奧運召喚出來,老老實實地守在電視前為其歡呼吶喊。然而近年中港關係複雜,單一香港認同急速上升,這種情意結恐怕會逐漸式微,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港人不再是那麼理所當然地支持中國女排。

在前途焦慮中為中國女排吶喊

港人自郎平時代開始關注中國女排,1980年代的中國女排是大陸人民津津樂道的集體回憶,亦深深扎根在很多香港市民心中,埋下女排情意結。

1983年,紅磡體育館(紅館)落成,緊隨而來的女排「超霸杯」把世界之巔的中國女排帶到香港觀眾面前,引起港人瘋狂。隨後一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更把這種情感推向高潮。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