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有顆訓練員的心,處處都是小精靈?真實世界可能剛好相反

國際新聞形勢愈烈,但「難民」、「穆斯林」、「伊斯蘭國」這些慣用關鍵詞早就射不準事件的靶心。如何與心中的偏見做鬥爭?

有顆訓練員的心,處處都是小精靈?真實世界可能剛好相反
2006年,印度孟買,一戶人家高掛起結婚用的燈飾,一個女孩在紅燈下玩耍。

走在路上,對面走過來一排人(常常站成一橫排)齊齊對着手機凝神微笑,十有八九是在Pokémon了(這個詞應該可以當動詞用了吧)。我知道無數科幻小說中預言的那一天再不會遠:虛擬代替真實,你需要的一切感官刺激,機器都能替你複製,甚至更精準更個性——還需要現實世界幹什麼呢。今天它還能當布景板,明天連布景都看起來比手機之外的存在更蒼翠欲滴迷人芬芳。

請原諒,我不怎麼打機,但尊重一切遊戲迷,也羨慕你們獲得的快樂。以Pokémon起筆,只是為了借用它的象徵意味:「想要捉精靈,走到哪裏便都看到精靈。」唯心主義任天堂版:心裏有什麼,看世界就充滿了什麼。曬出來,還能在社群裏獲得掌聲和滿足。

在這個意見氾濫而少人問津真相的時代,國際新聞報道常常讓我想起Pokémon Go代表的這個意象。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