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龔克:脫歐公投的思想實驗:艾德蒙伯克會怎麼選?

如果得以穿越兩個世紀,甦醒於英國脫歐公投的前夜,保守主義大師伯克會如何選擇?是投IN,還是OUT?

龔克:脫歐公投的思想實驗:艾德蒙伯克會怎麼選?
2016年6月28日,英國倫敦,示威者在國會大厦外抗議公投脫歐結果。

當英國脫歐公投結果揭曉並引發軒然大波之後,一個思想實驗式的問題,不止一次地進入我的腦海:曾在十八世紀末出版的《法國革命論》,淋漓盡致地批判法國革命與「大眾民主」的前英國國會議員艾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如果得以穿越兩個世紀,甦醒於英國脫歐公投的前夜,他會如何選擇?是投IN,還是OUT?抑或索性撕碎選票,揚長而去,蹣跚走回到歷史的深處?

《法國革命論》的時間錯位

長久以來,《法國革命論》被視為保守主義的聖經。伯克借批判法國革命及其英國同情者的契機,闡發了保守主義「珍視傳統、尊重權威、反對激進變革」的經典論題。而在中國,在革命狂飆突進數十年後,伯克的思想,也正迎合了二十世紀末期政治保守主義回潮的趨勢,”言必稱伯克”成為中國知識界一時之盛。然而返回到文本本身,從源頭看伯克對革命的理解,不難發現基本面的可商榷之處,同時也構成這場思想實驗的出發點。

事實上,《法國革命論》並未完整涵蓋這場政治地震始末。它出版於1790年11月,亦即法國革命爆發的十五個月後──彼時革命情勢尚未激化、戰爭沒有爆發,斷頭台無處可覓,雅各賓派專政和「恐怖統治」更遠在三年之後。但即便法國大革命才剛開始(甚至更早,因為動筆是在1790年初),伯克卻已對這場革命進行了暴風驟雨式的批判。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