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年前,當人們還抱持著「桃園是文化沙漠」的想法時,卻有愈來愈多的理想青年不約而同在桃園開起了獨立書店。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只有書籍銷售,店內的商品也令人眼花撩亂。一眾獨立書店還經常舉辦各式各樣的講座、短期課程,在社區裡默默扮演著「微型藝文聚落」的重要角色。
想做的不只是書店
早十點,「只是光影」獨立咖啡廳。這是桃園獨立書店每月例行的「早餐會」,桃園獨立書店的老闆都聚集在這裏,包括讀字書店的陳夏民、荒野夢二店主銀色快手,熱心地方事務的謝程雁、還有咖啡廳負責人蔡奕勳⋯⋯坐下來討論各家書店和特色小店該如何彼此串連,去做些有趣的事。
早餐會的發起人之一,是南崁 1567 小書店的老闆娘夏琳,她曾戲稱說這是桃園書店的「唉唉叫」早餐會。為什麼要「唉唉叫」呢?因為小書店經營不容易,大家平時聚在一起加油打氣,遇到困境與無奈,也只能唉唉叫兩聲,有同伴互相扶持,討論出解決方案,才能繼續勇敢往前走。由是,每個月的早餐會也成為店家腦力激盪的時刻,要推動閱讀風氣,實質上各有各的艱苦歷程,要能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取得平衡,確實不是件容易事,背後必然有不同於傳統的思維在運作。「想做的不只是書店而已」,是這些書店老闆們共同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