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一輛搭載24名大陸遊客的遊覽車,在距離桃園機場2.9公里的高速公路上突然起火燃燒,包含台灣司機和導遊共26人逃生不及全數罹難。除了駭人的事故情節和慘重的傷亡外,這起事故的諸多謎團至今難解。例如:起火原因究竟是什麼?遊覽車司機為何在車內已經冒煙甚或起火的情況下還行駛了1公里多?最後又為什麼先後連續撞上內、外側護欄?
針對在社會上引發熱議的諸多謎團,端傳媒訪問了參與事故調查的權威人士,綜合整理出對這起意外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
一、起火原因可能是什麼?
現場檢視的結果發現,遊覽車的車頭部分幾乎全毀,監視器也拍到車頭是最早冒煙的地方。因此調查人員將重點放在車頭,特別是駕駛台旁,連接到諸多電器用品的電線束,結果現場發現有一條連接飲水機的電線上有「銅鏽」。權威人士指出,電線一旦產生銅鏽,意味着電流通過時將產生高電阻,也就是會產生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