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13年新年後不久的一天,冬日裏一個溫暖的午後,在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附近的一個辦公室裏,胡露茜博士坐在我對面,以一個婦女基督徒,而不是民運先驅的身分陷入了回憶。
一開始很難將胡露茜這樣一個瘦弱溫婉的形象,與2003年那場史上最大規模七一大遊行中叱吒風雲的「民陣總召集人」這一角色結合起來。她聲線細細地談到七一遊行的來龍去脈,在敘述中刻意躲避著一些光環,但在爭議性的敏感問題上又絕不閃爍其辭。她的臉上始終掛著沉靜的笑容,一任歲月的痕跡在眼角盡顯,而眼底流露出的是隨時間而來的智慧。
她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投身的「婦女爭取八八直選」運動開始講起,由此詳解七一遊行為什麼成了一年一度、而不是偶一為之的公民行動——尤其到了2003年,以成功阻止「國家安全『二十三條』立法」為標誌的那場七一大遊行,為什麼會突然間爆發出50萬人上街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