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赖奕谕:菲律宾学制改革,为何抗争不断?

菲国人民在逐渐走向世界的同时,又是否不再对自身土地与文化感到熟悉?新总统与处于阵痛期的菲国教育体制,显然要面临更多挑战。

赖奕谕:菲律宾学制改革,为何抗争不断?
2015年10月13日,菲律宾一群母亲手持标语,在马尼拉最高法院前要求政府叫停K-12新学制改革。

菲律宾今年的开学日很不一样。学期开始前夕,学生、家长与老师陆续在菲律宾各地发起抗争游行,抗议这个学年新上路的K-12新学制改革,甚至有工会动员群众包围教育部数日表达其不满情绪。

所谓的K-12,指的是从学前一年、小学六年、国中四年到高中两年的新学制,共计13年的基础教育。过去,菲律宾的中学只要四年即可完成学业,现在为了与国际社会接轨,而多增加两年的高中课程规划。

CNN Philippines 的记者 Pia Bonalos 在开学第一天于推特上指出,本来预估将于马尼拉都会区 Batasan 高中就读11年级的2600名学生,最后仅有103人完成注册。上学年甫完成十年级学业的140万名学生中,有将近44万人仍未向任何学校注册──他们很可能再也没有开学日,并且必须立即投入日益严苛的就业市场。然而,教育部秘书 Armin Luistro 却在开学首日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这是最棒的一次学年开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