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Microwave International New Media Arts Festival)的展場,意大利新媒體藝術家 Paolo Cirio 的作品《Street Ghosts》卻大抵是最不「高科技」的。
顧名思義,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聚焦於將新科技與藝術結合的新媒體藝術,從1996年起一直銳意展示世界各地的新媒體藝術作品,回應科技的最新趨勢。今年,其策展主題「若水」,概念源自老子的《道德經》,既表現新媒體藝術的特質,也是科技對觀者的無形影響。我們都知道,網絡怎樣幾乎是徹底地改變我們的生活經驗,也改變藝術被觀看地方式。而 Paolo Cirio 的作品卻展現了事情的另一面:將網絡介入現實,成為他擅用的藝術形態。
鬼魅,在Google 街景中
《Street Ghosts》是一個由2012年開始創作的系列作品,Cirio 會在展場現場將巨大人型貼滿牆壁,人型面目被特地模糊掉,只剩衣服能依稀辨識。這些如定格的鬼魅掠影,均是藝術家在 Google 街景視圖(Google’s Street View)上列印下來、再張貼於真實場景的。就是這樣,詭異剪影佈滿牆壁,每位陌生人的身份被隱去。紙牌淺薄,就如網際間瞬間即忘的人臉,浮泛在網絡大海之中。互聯網無遠弗屆,但那不能即及的界線,漫不見底,指向不能直視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