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現場:五年之後,烏坎村土地抗爭紅旗再起

抗爭領袖做了兩屆村官,卻沒有實力撼動盤根錯節的土地利益。五年之後,抗爭者再次被抓,政治氣候大不同前,再次揭竿而起的烏坎村會遭遇什麼?

現場:五年之後,烏坎村土地抗爭紅旗再起
海豐鳥坎,村民於華光廟外揮舞國旗,高叫口號。

揮舞五星紅旗,高呼著「共產黨萬歲、打倒貪官、還我土地」,2016年烈日熾烤下的烏坎村民,彷彿又回到五年前破釜沉舟、保地維權的原點。

2011年前,發生在廣東省陸豐市烏坎村的一場土地維權事件,在抗爭領袖和開明官員的共同努力下,萬分艱​​險地由「群體抗爭─官府鎮壓」模式良性轉化為一人一票選村官、希冀以民主來維護權利的政治改革試驗。儘管範圍只侷限在一個小小村莊,但抗爭領袖經民主選舉成為村官,主導追回土地──這個罕見的轉型實驗,令這個南海邊的小村莊一時之間成了國際輿論焦點,不少人甚至試圖在其中尋找中國自下而上變革的希望。

五年之後,當年的抗爭領袖林祖戀(又名林祖鑾)做了兩屆村官,但孤軍奮戰的小小村莊,卻沒有實力撼動利益關係遠超村莊之外、盤根錯節的土地問題,當年的核心抗爭者楊色茂、洪鋭潮入了監牢,莊烈宏在「秋後算賬」的陰影中乾脆流亡美國,更多抗爭者心灰意冷離開了土地維權之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