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在诚品开店的香港人:新零售时代,如何做有钱又有型的文创生意

用缓慢节奏开咖啡馆、做手工果酱⋯⋯这群看来浪漫的人,如何在香港存活甚至扩张?而诚品,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在诚品开店的香港人:新零售时代,如何做有钱又有型的文创生意
新零售时代,如何做有钱又有型的文创生意。

在观塘混杂的工业旧区一幢商厦顶层,Ibility联合创办人Peter Lin正在工作室里忙碌。他刚从上海回来,终于敲定6月中旬在世界第二高的上海中心里开店的合同,忙着为员工找房子以及扩张香港办公室的同时,更多的铺面计划也提上日程:10月份是台北,2017年底则是有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区”之称的深圳南山区,下周要飞往欧洲找寻新的机会,而这一切距离香港新店铺的开张不过几个月。

这副铺陈的手笔,让人想起香港工业辉煌的50至70年代,同样是在观塘,机器生产的大批量货物如何发往四面八方。不过Peter与服装设计师出身的妻子Rose Lee投身的事业和上辈不同,甚至有些反其道而行之:Ibility的特色是结合手感十足的勾织与当代设计,以精巧的女装、童装及饰物呼吁:“为你关心的人花点时间,慢下来,一起享受生活。”

注重效率的上一辈工业人,也许无法欣赏Ibility这种略显“慵懒”的美学,但对于那些开始边喝着手工啤酒、边阅读三个月前的“旧闻”的人来说,这口号大概还挺受用的。如今讲究慢节奏、专注、真实的手工艺除了正在美学及道德上占据优势地位,更因其商业价值引起关注。例如英国的手工艺委员会(Crafts Council)就在一份报告里指出,2012年间,英国的手工艺行业创造了34亿英镑的经济价值;兜售手工品的网络平台Etsy于2005年问世,2015年上市后已经获利,而网上零售业巨头 Amazon则顺势在2015年底推出“Handmade”专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