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引言:早在將軍澳被張德江「視察」前的兩星期,我來到了教協(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將軍澳中心,交通相當暢順。推門進去,就見一個坐滿的話可容六七十人的空間,左右兩側都有一個個房間。「我約了陳仁啟老師……」向辦公室職員查詢着。職員答曰:「他在四號室。」四號室,穿紅色polo、一身悠閒服的中年男子,應該是陳sir了。完成了顏純鈎、關夢南專訪後,我設想未來香港文學,會不會出現寫文革的歷史小說。得知陳sir任教的學校,學生屢獲各類文學獎,在港島屬名校,寫作風氣極盛,加上陳sir兼教中文與中國歷史,並有在報章發文批評教育局的中史教學政策,要問香港文學創作的未來式,要問文革有沒有可能成為未來香港的寫作題材,繼而追問文革在香港的中國歷史課程教學所佔的位置如何。

買《毛語錄》教授殘酷政治事實
在高中中國歷史課程裏,大致有兩個時間甚短、篇幅甚長、文憑試經常問到的歷史,古代史有秦朝,近代史有文革:「文革是很特別的。」陳sir說,文革歷史在課程裏,施教大約十個課節共兩三星期:「現行的高中中史必修課程分兩部:甲部是上古至鴉片戰爭前,乙部是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後。」乙部課程通常都排在中四下學期至中五上學期施教,每間學校都可自行編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