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殺戮的艱難

我的論點不是生命的可貴。 我的論點是殺戮的艱難。 唯其如此,我們才保住了好人與壞人之間,那一點點的差別。

殺戮的艱難

【編者按】2014年在台北捷運持刀傷人,造成4死22傷的大學生鄭捷10日晚在台北看守所被執行死刑。

台灣作家張娟芬長期關注司法改革等人權議題,2010年也是她最感焦慮的一年。社會退向保守,支持「廢死」招致的攻擊詛咒可以忍耐辯解,但死刑執行卻已箭在弦上。她記錄下這波爭論,同時梳理台灣廢死運動的歷史,寫下《殺戮的艱難》一書。「我並不急於抵達某個思考的終點,也不以為我已經擁有終極的答案......作為一個民主政體裏的公民,我有無法迴避的道德義務,要大聲疾呼:慢點殺!」書中除了提出討論死刑的思想維度,還收錄了死囚案例訪談。同情不可濫用,但起碼一個社會該檢省,罪大惡極的背後是什麼,一個人的人生壞掉了,是不是只剩生命被抹去一條路?

6年後鄭捷被迅速槍決,許多人感到驚愕。未盡的討論必須繼續下去。這是本書第一部分 思考的第一篇文章《殺戮的艱難》。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