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香港政局多事,「2047年香港前途」成為政界共同話題──公民黨發表創黨十周年宣言,強調本土,該黨新晉議員楊岳橋明言要思考2047的香港;其他泛民中青代亦提出《香港前途決議文》;年輕學生牽頭的政黨「香港眾志」明言會以十年時間推行香港前途公投;份屬本土派、由「青年新政」組織的「選舉聯盟」甚至計劃於2021年,即下一任特首選舉前舉行自決公投,強調香港獨立與一國兩制皆是選項;建制派亦蠢蠢欲動:葉劉淑儀約見年輕人交流本土港獨思潮,各建制派亦紛紛明確否定獨立之路。
2047年的香港前途問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誠為好事,因為一國兩制的未來早晚要有定案,而這次香港的二次前途該由港中兩地人民透過政治決定,港人不能再「被缺席」。
然而有關「2047」的香港思考,不應被局限於港中的憲政關係。「2047」也許更像一個問題意識,把潛藏在日常生活肌理中的權力體制重新勾起──我們想要建立一個怎樣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