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蘇格蘭皇家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關鍵要恢復GDP增長動能

供給側改革,最大困擾在哪裏?房市回暖對中國經濟影響何在?人民幣何去何從?債務快速上升將成為中國未來一大難題?

蘇格蘭皇家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關鍵要恢復GDP增長動能
2014年2月18日,河北唐山。

自去年11月10日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供給側改革」後,圍繞着這一目標的討論與如何推進,至今絡繹不絕。但現實改革的落實正應了那句經典的話:「說易行難」。

如何警惕「供給側改革」成為宣傳的口號,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4月19日的一個會議上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提法,對這個概念認識上的差別,會對實際執行產生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影響。現在存在一種傾向,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由政府「有保有壓」、「有扶有控」地「調結構」混為一談。例如,主要用行政命令壓縮過剩產能,主要用政府投資和政府補貼去「扶持」新技術產業。

吳敬璉強調,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他還進一步指出,供給側改革的必要性實際早就提出。中國在1981年就提出要提高增長質量,優化經濟結構,1995年就提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2002年再次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2012年強調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14年則提出了「引領經濟新常態」,再到2015年明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同提法的共同核心都是創新和提高效率。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