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似乎從2013年開始。在內地主流報紙上,曾經和「繁榮」、「美好」等字眼緊緊相連的香港,開始越來越多地同「負面」、「極端」、「競爭力堪憂」出現在同一畫框裏。
2013年,香港工人在葵青貨櫃碼頭發起長達40天的罷工,曾被港人視作「獅子山精神」代表的李嘉誠被畫上魔鬼的犄角和獠牙,印在橫幅上。那是「自由行」開放第十年,港人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跌至1999年來的最低點,在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上,蟬聯12年冠軍的香港首次跌至第五名。也是在那一年,「佔領中環」被正式提出。
2007年,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大常委)決定香港最早可於2017年實行普選。但關於普選方法,《基本法》並沒有具體明確的規定。經由近20年的討論和改革,香港社會仍未實現港人期待的真普選──即每個港人都擁有相同而平等的投票權、提名權及參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