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50後 × 90後談本土:《十年》標誌「本土新浪潮」

馬傑偉:研究身份認同多年,深知身份這回事,並沒有必然本質。你說香港本土是什麼?香港人是誰?

50後 × 90後談本土:《十年》標誌「本土新浪潮」
2016年4月1日,《十年》在港九新界多處進行社區同步放映。圖為鰂魚涌市政大廈街市外,市民觀看《十年》放映。

編按:「本土文化認同有如潮汐,點滴的情緒與感知積累而成江河。」研究香港流行文化、大眾媒介二十多年的馬傑偉教授如是說。

馬教授是研究香港本土意識、香港人身份認同變遷的專家,近幾年卻開始感到追不上香港變化,遂暫擱時評之筆。在本土浪潮漸見洶湧、迎面撲至的今天,馬教授應《端傳媒》之邀,在「端觀點」與學生一同撰寫系列文章,漫談香港本土,從學生切身感受微觀本土演變,從港人點滴情緒窺看本土新潮。

2016年4月1日,《十年》在港九新界多處進行社區同步放映。圖為鰂魚涌市政大廈街市外,市民觀看《十年》放映。攝:ISAAC LAWRENCE/AFP
2016年4月1日,《十年》在港九新界多處進行社區同步放映。圖為鰂魚涌市政大廈街市外,市民觀看《十年》放映。

馬傑偉:本土正處於衰落再生的轉折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