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台译欧巴马)访问古巴,是90年来第一位美国在任总统,访问这个中美洲国家。此次,美国采取主动,古巴只是被动反应,意义重大。美古之间谈判建交,总统到访,美国始终领前一步。
奥巴马下台在即,访问古巴,结束美古半世纪恩怨情仇,奥巴马可以名留青史,成为他八年任期内的主要外交遗产。然则,如果说奥氏只是为了自己而与古巴破冰,似乎以偏概全;观乎美国近年在地缘政治的动作及言辞,奥巴马此举不单是为了自己,而是从美国地缘战略出发,清扫后院,不让别国楔入。
美国与古巴仇恨源远流长,最为人记得是1962年导弹危机,更早的是美国对卡斯特罗(台译卡斯楚)1959年上台后的不满。不过,究其言之,都是因为卡斯特罗政权是美国不喜的共产主义政府。美国19世纪实行“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把美洲视为后院,一见不顺心者即除之而后快。卡斯特罗上台,美国如芒在背,想法设法要拔除这颗眼中钉,除了意识型态各有歧异,更重要的是古巴与美国南方只距145公里,中程导弹便可以覆盖大半美国。美国当年发现古巴有苏联导弹后反应强烈,不惜以核战威胁苏联,派出军舰战机在加勒比海封销古巴海运,又通过总统甘迺迪弟弟罗拔甘迺迪与苏联驻美大使密谈。最后苏联让步,世界免于核战巨祸,苏联领袖赫鲁晓夫却因为“对美软弱”而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