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負擔能力,過去一段時間...... 相差很大。我們要小心,尤其是現在(樓市)風高浪急的情況,有意置業的人士要小心,要量力而為。」2016年2月25日,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表財政預算案後,語重深長地說。
樓價崩盤徵兆,負資產記憶重現
曾俊華的忠告,源於半年前開始,香港的樓價開始出現崩盤徵兆。過去十多年,香港樓價持續攀升,反映私人住宅物業價格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由2003年8月的31.77,升至2015年9月的146.92的歷史高峰,升幅接近5倍。但自此高峰後,樓市開始失速下跌;2016年2月14日,指數回落至130.58,半年內跌幅達11%。
樓價回落,不少一直渴望買樓的上車族心急搶貨,物業成交數量立即上升。香港地產代理公司美聯物業於3月8日公佈,全港35個主要私人樓宇過去一周成交量增加74%,達66宗,是2015年7月後新高。另一地產代理公司中原集團總裁施永青說,成交量增加並不「振奮人心」,因為成交價一宗比一宗低。地產代理在櫥窗貼上一張又一張樓盤「減價放售」的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