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近距離觀察兩會:從「政治花瓶」中,讀懂中國

這數千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進行被認為是「橡皮圖章」工作的兩周期間,正是黨國體制全年透明度最高的時候。

近距離觀察兩會:從「政治花瓶」中,讀懂中國
兩會期間一個新聞發佈室外爆滿,記者在室外等候。

在2013年一次全國人大全體會議中,一名坐在筆者身旁的日本記者,忽然受到一名大會堂工作人員的高聲訓斥,因為他戴着口罩。

工作人員告訴這名記者:「如果有病,可以帶你去醫生。」一瞬間,會場的各個角落,馬上送來不解的目光。在工作人員多次質問他「有病嗎」之後,這位記者懊惱的摘了口罩。工作人員心滿意足的離去,尋找着下一個需要移除的,玷污國家形象的瑕疵。可偏偏,那位當天記者確實感冒,不希望傳染其他人罷了。

這名日本記者和所有境外媒體記者一樣,很難在記者會提問中被選中。同時,他不能進入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的駐地酒店採訪,除非是在指定對境外記者開放的時間。但至少,他不用像大部分境內記者一樣,在諸多議題上只能使用通稿。而不少境內記者,在追逐體育與演藝名人之外,礙於報刊版面要求,往往需要發回大量以同行為主角的花絮照片,令人啼笑皆非。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