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把台灣,拼進東南亞這塊大圖裏(上)

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被認為有意淡化兩岸經貿關係,但民進黨國際部主任黃志芳表示,亞太地區經濟整合最後一定會一體化,何須從政治角度特別強調?

把台灣,拼進東南亞這塊大圖裏(上)
2016年1月15日,台北,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選前造勢大會上向群眾揮手。

在白色看板為底,light up Taiwan的競選logo裝飾的舞台上,蔡英文緩步上台,幾聲good afternoon後,對着台下64國使節,談論着「區域實踐與國際參與」。她說:「以南海爭議為例,該地區高張的衝突,正威脅數十年來的和平關係。我們將審慎關注台灣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我們將拓展雙邊的經濟與文化連結,並就區域安全和經濟整合進行實質對話,包括爭取加入TPP。互信、尊重與溝通,將是維繫這些關係的重要支柱。」

順着這樣的話語脈絡,蔡英文最後拋出了「新南向政策」,強調「深化與東南亞及印度的關係」:「過去,台灣南進政策主要是引導台灣企業增加在東南亞國家的投資。當我們着眼未來,貿易與投資僅僅會扮演其中一個合作面向。我們多元、多面向的夥伴關係,亦將建立於雙方的民間交流、文化、教育研究等多方面的連結。東協(ASEAN,或譯東盟)和印度即將成為世界上強大的經濟體。在台灣希望推動貿易多元化的同時,強化對東協和印度的整體關係,是我們理所當然的選擇。」

這是2015年9月22日,蔡英文在民進黨黨慶的「外交使節晚會」上,對着各國駐台使節的一段談話,「新南進政策」的論述在這裏揭開。而隨着1月16日蔡英文勝選,這項「政見」將化為「政策」,引導台灣的區域經貿發展的方向由西進中國,再一次轉向與台灣同樣有千絲萬縷關係的東南亞區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