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出生長大的女導演王男栿,2013年端起攝影機跟拍葉海燕(外號流氓燕)時,是紐約大學新聞系研究生。她本能地用英語做工作視頻日記,與西方知名導演和製片人共同創作,將影片首要對話對象定位為非華語的觀眾。在其畢業項目的基礎上修改完成,Hooligan Sparrow(《流氓燕》)將於2016年1月22日在美國聖丹斯電影節(Sundance Film Festival)國際紀錄片競賽單元首映。影片三層敘事中的一條主線人物王宇律師,1月13日以「顛覆國家政權罪」正式批捕。同時王宇律師丈夫包龍軍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批捕。
《流氓燕》在海南兒童性侵事件背景下,以性工作權益及女權倡導者葉海燕、被抓捕羈押的維權律師王宇,和導演作為人權電影拍攝者自身的經歷為主要線索,刻畫當下中國女權倡導者的一組群象。葉海燕生動的人物性格和曲折的社運、生活經驗,使得影片色調飽滿,不落入政治化的乾澀俗套。和初始版本比較,王宇律師角色分量的提升,是影片對2015年王宇夫婦被抓、其兒子被綁架回國事件的直接回應。整個影片的人物多元、空間和敘事多層次,構成與傳統婦女權益倡導不一樣的新女權面貌。如:來自五湖四海表達支持的網友、秉持公民概念的支持者、身體作為一種存在和抗議的藝術、線上線下融合的活動空間。導演成了影片行動的主角之一,拍攝對象都是直接進行社會行動的、中國語境下的「激進活躍分子」。儘管過程艱難,但人權電影作為社會介入的力量,對生活在美國的年輕導演王男栿來說,似乎天經地義。她輕而易舉地跨越了中國行動主義紀錄片導演普遍背負的政治敏感包袱,有力地彰顯影片人物作為行動者的魅力和影片本身作為社會介入的工具。片中《南華早報》攝影記者採訪葉海燕的片段,對新聞影像報導中操控受訪者的現象進行了尖銳的諷刺和批判,畫面的荒誕感亦令人捧腹。
2014年,王男栿在紐約大學的老師,也是《流氓燕》一片的創意製片人Peter Lucas 笑着問我:你知道什麼是零預算製片嗎?男栿創造了一層新含義。她在亞馬遜上網購鏡頭和麥克風,和主角一起露宿街頭,完成「I’m another you」項目中流浪漢兒子部分的拍攝,然後在退貨期內將機器寄回亞馬遜。這就是留美學生專業製作的零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