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學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孔誥烽去年12月29日在《端傳媒》發表文章,題為《反對全民退保的本土青年在反對什麼?》,但是細讀文章之後,覺得文章的邏輯和思維混亂,不吐不快,故撰文回應。
文章的開頭說「有關全民退保的討論,顯示了香港老社運老社福老學界的觀念與本土青年對現實的理解出現越來越大的鴻溝。本土青年們到底在不滿什麼?」 筆者無法認同這種將「老社運老社福老學界」與 「本土青年」對立的思維。筆者所學理論不多,但是知道現時的這場爭議,與年齡世代無關,而是與利益和意識形態密切相關。例如,財團商界無不反對全民退保,而受自由主義學派影響的老一輩經濟學者,也鮮有人支持全民退保;相反地,筆者所認識的關心弱勢、基層和勞工的社會科學學者,他們都比孔教授本土(在香港出生或者工作多年,並以香港為家)和年輕(很多大都只有30出頭),卻都在不同的位置推動和支持全民退保。不同世代,都有人支持或者反對退保,這種將老和新對立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
筆者很有興趣知道孔教授在海外的經驗,假如他能比較一下北美(加拿大和美國)和香港的退休保障,並分析哪一制度更加優越,應該是很有意義的事。可惜孔教授在文章中沒有交代他自己支持還是反對全民退保,卻借本土青年之名,向全民退保提出了三個質疑。對於這三點「質疑」,筆者以普通常識,已經可以判斷其錯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