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2016年中國經濟:最困難時候,或超出多數人想像

2016年,在官方有可能繼續加大槓桿以一搏逆轉大勢的前提下,民間人士的清醒選擇,應該是自行選擇去槓桿。

2016年中國經濟:最困難時候,或超出多數人想像
幾名市民在中國上海浦東附近的金融區。

對不起了,各位「愛國者」,今天又要「唱空」中國一下。但「唱空」中國不是幸災樂禍,更不是要搞亂中國,反而是希望在不利情況下盡力減輕負面後果。

人類的心理機制,往往是在負面事件還很遙遠的時候杞人憂天。等到負面事件真正迫近、壞消息不斷時,反而對壞消息變得麻木,甚至否定壞消息,遲遲不做反應。一旦負面事件真正降臨,又驚慌失措,到處亂跑,互相踩踏。

為避免這種群體心理機制,就需要有優秀的領導人,擺脱常人的心智侷限,及時預警並帶領群眾避開危機。而一個優秀的國家治理機制,應該能鼓勵負面的預警信息及時上達決策層面,讓領導人能比群眾更早看到危險。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