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两岸三地年度观察之三:新媒体变局背后

2015年新媒体大潮直扑中港台,然而三地却展现出很不一样的光景。新媒体涌现,讯息传递方法多元化,社会是更容易形成共识,抑或反而强化分歧?互联网必然意味开放,还是可能成为保守之地?

两岸三地年度观察之三:新媒体变局背后

香港:纸媒危机与新媒体战场

2015年7月,香港壹传媒集团重整架构,裁减《壹周刊》半数人力,与另外两本杂志《饮食男女》和《Me》合并,同时宣布《忽然一周》停刊。此外,创办56年的《新报》结业;而曾名列香港三大畅销报纸的《成报》也一度停刊后复刊。《茶杯》杂志则宣布将转为网媒,易名为“*CUP”。这年香港传媒界的震荡,令众人哀叹:纸媒将死

在此同时,新型网络媒体相继出现:由《主场新闻》转世的《立场新闻》、《毛记电视》、《端传媒》、Hong Kong Free Press、《热新闻》、《坚料网》、《蔓珠媒体》陆续面世,香港第一个众筹调查新闻平台Factwire成功集资、大型媒体集团《香港01》磨拳擦掌……网媒大势仿佛不可阻挡。

媒体作为公共舆论阵地的格局重整,也令不同的政治势力投入资源,争夺新媒体地盘。建制与民主、左翼与右翼,在社交网络的传播规律中,新媒体政治立场的分化,比传统媒体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网媒与纸媒的“信息鸿沟”亦更加凸显:年轻人较常阅读网媒,年长者更习惯传统媒体;低收入家庭几乎不透过互联网接收资讯,收入高者才有较多机会接触。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