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林垚:左翼自由主義需要怎樣的中國化?(下)

廣泛地關注、剖析中國當代社會政治生活不同層域或隱或顯的權力結構問題,推動對現實各個環節的正視、反思與改善──這些無一不是對人性中與生俱來的惰性的艱鉅挑戰。

林垚:左翼自由主義需要怎樣的中國化?(下)
中國湖南省一條村莊學生用農作物砌出中國旗圖案。

政治哲學的限度

陳純顯然不會同意我的這個論斷,相反會覺得我恰恰是犯了他所說的左翼自由主義幼稚病,亦即「更多地關注『哲學家的政治哲學 』,而忽略了『政治家的政治哲學』」。

倘若我前面的論證成立,則陳純所言「在一個原子化的時代,面對逆現代化的潮流和准極權的體制,如何構建一個政治共同體」,既不必視為「當下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問題」,也絕非左翼自由主義理論「中國化」的關鍵。但這並不等於說,他所提出的這個問題本身全無意義。畢竟,公民社會的建設、民間自組織能力的培養、不同利益群體或社團之間良序競爭的成型,其完成度不可能不影響到未來政治轉型的走向。

然則令我不解的是:像如何在原子化時代構建共同體這類問題,究竟在什麼意義上,算是一個「政治哲學問題」呢?當然,不排除這個問題背後可以挖掘出政治哲學的元素(就像任何問題背後總可以挖掘出哲學元素一樣),比如對「原子化」、「現代化」等概念的辨析,或者對 「政治共同體」的性質、標準、追求的論述,等等。但是如果這個問題的重點是「如何構建」,那麼無論對於觀察者還是對於參與者,恐怕「政治哲學」都難以提供什麼特別的洞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