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陳永政:獨裁之下無政治

自2003年以來,香港社會漸趨政治化,而「政治化」三字亦漸成建制派與一眾權貴最愛用的口號,例如「不要政治化」、「政治化無好處」等等。

陳永政:獨裁之下無政治
2014年8月31日,行政長官梁振英與官員及行會成員在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回應人大對2017香港政改的框架。

自2003年以來,香港社會漸趨政治化,而「政治化」三字亦漸成建制派與一眾權貴最愛用的口號。「不要政治化」、「政治化無好處」,甚至出現政治人物以「不搞政治」為政綱參與政治選舉等畸形現象。只要對政治稍有了解,相信都會覺得這些說法可笑、無知,是權貴污名化對手的卑鄙手段。話雖如此,如果換一個角度看,我們會發現他們可能真心相信香港人不應搞政治,因為「去政治化」正正是不少權貴的夢想。

何謂「政治」?首先,因為社會是屬於大家的,所以政治是「眾人之事」。孫中山先生說「政治乃眾人之事」,這看法其實充滿着西方共和主義色彩。共和主義(Republicanism)一字源自拉丁文Res Publica,一看就知道Publica是指公眾(Public),而Res的意思,就是「事物」、「事務」或者「財產」。拼起來,「共和」就是「眾人之事」、「公有之物」,而公眾亦理所當然地有權參與,去決定他們所關心的事務。

第二,因為意見不同,所以政治亦是權力互動制衡。社群中人一多,看法自然分歧,但若大家步調完全脫節,便任何事情都做不了。以交通為例,無論各人喜好為何,我們總不能同時行「左軚」(左駕)和「右軚」(右駕),為了協調,我們總需要一個決策機制。而影響決定的過程,就是意見不同的人之間的權力互動。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