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不會不知道香港相比於大國,力量差距之大。只是因着歷史的風雲際會,香港有相當的「利用價值」,香港得以有一個有別相異於其他省市的獨特地位。這地位令香港人處身於一種莫名其妙的政治和道德位置(moral status)。依道德自由主義的想法,香港每個人都是自由平等的道德人,每個中國人都該是如此,就和世界其他的人一樣。但香港人比起中國人更大程度的自由和權利,有心人從這角度出發,提出香港民主運動即中國民主運動的論述,這不但建基於平等,更建基於彼此屬同一道德共同體的想像中。
唯一國vs. 特別行政區的關係,卻絕不平等。官方不斷強調這一點,天朝論述也是這種策略。在實然層面,香港在道德位置較高但政治地位卻較低,兩個層面的背馳,加上「一國兩制」的架構制度,反而令中國人是否和香港人屬於同一個道德共同體的問題浮現。
如果香港人都追求全人類的解放,人人都是平等的,所謂本土派與大中華之爭本來不是問題。但現實的人處於無偏私與偏私之間。但,偏私不一定是自我利益,而是「我」、「你」之別的建構和形成。劉兆佳曾指出香港人過去的「私」是家庭,現在中港矛盾可以反映香港人的「私」已擴展至整個香港。「保衞香港家園」、「我城」等類似的話語都透視出這種變調。同樣,「本土優先」也可算是這種「自己人優先」思維的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