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專訪羅思容、林一峰:音樂肖像怎樣觸動我

香港的林一峰,台灣的羅思容,都是這次參與「音樂肖像」的音樂人,我們的專訪中,他們提到了各自參與這個項目的感受⋯⋯

專訪羅思容、林一峰:音樂肖像怎樣觸動我
羅思容

「每個人都可以有一首自己的歌」。2010年,帶着這個想法,小河找到12個陌生人,跟他們共同生活一天,並根據自己的體驗為他們寫了12首歌。

5年後,這次嘗試脫胎為「音樂肖像」。小河將自己的 demo 和當初留下的影像文字資料給了12組音樂人,請他們根據這些素材再發揮。從鄉村教師、失聰女孩、煤礦工人到藝術品收藏家,12個肖像人物涵蓋了豐富的社會面向;林一峰、羅思容、萬芳、萬能青年旅店、五條人、周雲蓬、馬頔、程璧、陳粒……12組音樂人同樣跨越年齡與風格。

這不僅是個音樂項目,它還提供了社會學、人類學的樣本,和聽者打開自己理解他人的路徑。對創作者來說,音樂肖像同樣是次新鮮又刺激的體驗。為此,我們和台灣音樂人羅思容、香港音樂人林一峰聊了聊,聽聽關於音樂肖像,他們是怎麼想的?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