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母校」跟我的母親有什麼關係?

「孩子感覺學校如家,和要求孩子愛校如家, 是兩個不同的事情。薄薄的一本教材,用整整一個單元來做愛校教育,而且置之於真正的家庭單元之前,實在是有點怪異。哈佛大學再怎麼讓校友們為之自豪,也不會在教材前面先寫下『我愛哈佛如愛家,老師都是好媽媽(爸爸)』。」

「母校」跟我的母親有什麼關係?

女兒的中文課本裏,有一個單元,也就是連續幾篇課文,都在描繪中文學校。其中一篇這樣寫道:「中文學校是我家,老師愛我我愛她(他)。」

第一句話就讓女兒犯糊塗:「咦,這是怎麼回事?學校是學校,家是家,為什麼說中文學校是他(她)的家呢?」我解釋說,這是一種比喻,意思是學校好像家裏一樣溫暖舒適。女兒爭辯說,這裏寫的是「是」,不是「好像」;而且學校怎麼像家呢?學校是學習的地方,家是吃飯、洗澡、睡覺的地方啊!在學校和家裏都可以玩,但是玩法完全不一樣啊……

女兒仔細琢磨了一會兒,恍然大悟地說:「我明白了!寫這些字的人就住在中文學校,他(她)的媽媽是一位老師。」接下來的兩句證實了她的想法: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