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陶儀芬:習近平為什麼要見馬英九?

馬習會能多大程度改變台灣政治進程,是台港中民主人士共同關心的重點。而馬習會能多大程度把台灣套在中國的軌道上,將影響東亞區域的穩定與安全。

陶儀芬:習近平為什麼要見馬英九?
台灣總統馬英九(左)與中國主席習近平(右)將於本周六在新加坡會面。

「馬習會」一直是馬英九第二任總統任內念茲在茲、殷殷期盼的兩岸關係大突破,馬個人希望藉由這樣的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面為兩岸政府之間的和平互動開創新局,用來確立他個人的歷史地位。但習近平始終反應冷淡,對於見面地點、時間始終無法滿足馬英九所期望的「對等」、「尊嚴」,馬英九耐心地努力加快服貿、貨貿談判,希望為北京軟化立場創造條件卻都不見成效。

2014年3月「太陽花學運」後,馬英九與國民黨的國內聲望與支持度大受挫折,習近平就更沒有興趣跟「跛鴨總統」馬英九見面了。那為什麼會在馬英九即將卸任前突然願意以「兩岸領導人」的身份在第三地新加坡進行這歷史性的「馬習會」呢?

北京尋求突破美國新圍堵

其實,北京在思考台灣問題從來都不是放在兩岸關係的脈絡下來思考,而是放在中美、中日的大國關係下來思考。近年,中國在南中國海建人造島礁、成立亞投行、推動一帶一路等作為,讓美國與區域鄰國開始對崛起的中國產生疑懼,漸漸形成一種新的圍堵態勢,最近的例子就是延宕多時的TPP迅速建立,以及美國海軍進入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人造島礁十二海里的範圍內巡航,彰顯自由航行的權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