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扎卡瑞亞(Fareed Zakaria) 月前在其專欄透露,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Henry Kissinger)最近告訴他說,美中兩國必須審慎處理他們之間的關係。否則可能面對戰爭。
這裏牽涉到三個重要問題,即美中兩國人民如何看待雙方關係、美中兩國政府領導人如何看待雙方關係,以及美中兩國的盟友如何與美中兩國互動。
就美國與中國人民的角度觀之,他們對外交政策的微妙處不甚了解,即使有一些認識,也不會很到位,很容易受到政治人物的操弄。只要美中兩國一有衝突,兩國人民就很容易為雙方官員、智庫學者的相互指責而挑起敵對情緒,而反映在雙方人民對彼此的滿意度與仇視度之上。特別是在美國大選期間,有些政黨參選人譁眾取寵大聲批評中國,有些則是與中國政策大唱反調,以爭取選票,自然也挑起雙方人民相互敵視的愛國主義或民族主義。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認為,中國對美國大選的鷹派聲音不必「太當真」。例如,雷根競選總統期間曾揚言要與台灣恢復邦交,上任之後還是與中國簽訂「八一七公報」;克林頓入主白宮之前也曾聲稱「從巴格達到北京,美國不會容忍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