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道高一尺,牆高一丈:互聯網封鎖是如何升級的

新時代的防火牆像手術刀,精準迅速,直擊命門。而「翻牆」未來可能變成一門手藝,如何傳承,任重道遠。

道高一尺,牆高一丈:互聯網封鎖是如何升級的
牆外豐富多彩的世界吸引着年輕人。

1987年,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由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應用研究所發往德國,標誌中國成功接入互聯網。郵件內容是:“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穿越「巨牆」(長城),我們無處不及。與這封郵件幾乎同齡的我,沒想到生活中竟總離不開「牆」。在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中多次穿牆,也去過世界各處,看「牆」越築越高,有時義憤填膺,有時啼笑皆非。僅以此文,記錄「牆」邊的一些見聞。

國家公共網絡監控系統俗稱中國網絡防火牆(The Great Fire Wall of China,常用簡稱「GFW」或「牆」)。一般意義所説的GFW,主要指中國官方對境外涉及敏感內容的網站、IP地址、關鍵詞 、網址等的過濾。隨着使用的拓廣,中文「牆」和英文「GFW」有時也被用作動詞,網友所説的「被牆」即指被防火長城所屏蔽。

2008年校園網:「連坐」懲罰

2007年,我進入這所XX理工大學。它特別弔詭的設定是,大一不能帶電腦,大二考過國家英語四級的人才可以帶電腦。就這樣,2008年秋天,我終於正大光明地連上校園網。千兆比特級别以太網直入國家主幹網,中國電信、中國教育網雙通道。這個規格,算是極高的。網速之快,前所未見;可是,總有一些網站訪問不了。但這些小細節,終究不影響同學們DotA(一款基於Warcraft的對戰地圖)的熱情。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