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李峻嶸:九七前後的變與不變

香港很多問題的成因,是由於無論當政者是誰,香港以保護大資本家利益的政經格局根本沒有變過。

李峻嶸:九七前後的變與不變
李峻嶸:不少在九七後始被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其實早在九七前已種下禍根。

1997年7月1日,香港由一個英國殖民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那天,殖民旗幟被紫荊旗取代了、港督變成特首、解放軍也入城了……臨立會也正式在香港開會,沒有參加臨立會的立法局議員就要「落車」。然而,對絕大部分香港市民來說,7月1日和6月30日沒有什麼分別。

無論對中共還是大部分香港市民而言,這正是他們想要的。維持香港的「安定繁榮」、九七後「馬照跑、舞照跳」,在八九十年代幾乎是全民共識。因此,以前曾經有一個九七後只不過是更換一面旗幟的期望。簡單來說,大家都怕中共接管後香港會變,於是如何令到香港在九七後維持原來的模樣就是過渡期間各主要力量所追求的目標。

當年香港市民的心態不難理解。無論是否為了逃避中共統治而由大陸逃來香港、無論是否有能力移民,大家都難以否認八九十年代(以至現在)的香港,無論在物質的生活水平還是公民自由都比大陸好很多(當然,我們是否應該因為香港比大陸好就覺得滿足,那是另一個話題)。中共要爭取香港市民的信心,防止資金外流、人才流失,要做的就是要向香港市民保證九七後的香港「不變」。不但鄧小平那句「50年不變」的說話寫了在《基本法》的內容中,整份基本法的精神就是要維持香港在九七前原有的政經制度和生活方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