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馮可強:抗議政治與年輕抗爭者

如果我們這些較年長者回憶起自己在青少年時期,不是也曾經被我們的上一輩看不順眼和諸多指摘嗎?

馮可強:抗議政治與年輕抗爭者
馮可強:香港年輕人的激進行為不是獨特現象,也不是因為香港的教育制度特別失敗。圖為香港大學。

2014年底,香港出現長達79天,以學生和青年人主導的「雨傘運動」。今年7月底,又有學生衝擊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會議的事件發生。不少人都慨嘆說,年輕一代是沒有法治觀念的被寵壞的孩子,甚至有位高權重的人公開痛罵學生是「小混蛋」、「暴民統治」、「文革紅衛兵」。

學生的部分行為是應該批評和否定的,但如果我們這些較年長者回憶起自己在青少年時期,不是也曾經被我們的上一輩看不順眼和諸多指摘嗎?世界不斷變化,時代不同了,作為父母或祖父母輩的我們,首先要了解和研究世界發展的趨勢,以及年輕一代的思想和行為模式的成因和特點,進而考慮如何有效地與青少年溝通,以及採取怎樣的相應對策。

抗議政治席捲全球

香港年輕人的激進行為不是獨特現象,也不是因為香港的教育制度特別失敗(當然香港的家庭和學校教育需要不斷檢討及改善),而是近幾年蔓延世界的「抗議政治」(protest politics)的組成部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