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生活文化組
1990年的世界盃決賽,留給世人的,不僅是馬勒當拿率領的阿根廷隊以0:1輸給西德隊,悲情藍色長存記憶,還有普拉西多·多明戈(Placido Domingo)、荷西·卡雷拉斯(Jose Carreras)和盧奇亞諾·巴伐洛蒂(Luciano Pavarotti)在決賽之夜首次聯手登台,「世界三大男高音」的稱號廣為人知。
25年過後,巴伐洛蒂辭世、卡雷拉斯告別舞台,但年逾七十的多明戈還在忙碌地工作,而且在個人網頁上,其頭銜拓展為「歌手、指揮家、行政管理者」:他從男高音改唱男中音、出演新的歌劇角色、放了更多的精力在青年歌劇教育上,正準備自己的傳記,並且開始擔任指揮。也不是沒有質疑:比如頻繁的演出與商業利益也許脫不了干係,或者指揮水平究竟有多專業。但就是對於批評者來說,也不得不承認,即使嗓音老化,但他純熟的技巧仍能攻克演唱難關,而時間裏打磨出來的舞台表現力更是令人折服;至於轉作指揮是否是明智之舉,則多半是出於「指揮水平可能永遠比不上他出色的演唱能力」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