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莫之許:《國家安全法》預示冰河時代

在新的《國家安全法》出台的背景下,針對維權運動的打壓已然告別了維穩時代的定點清除模式,而代之以國安時代的大面積清場模式。

莫之許:《國家安全法》預示冰河時代
2015年7月23日,香港,市民手持浦志強頭像示威牌,要求中國當局釋放數十名維權律師。

7.10律師劫仍在進行當中,經過幾輪央視法庭審判之後,外界對於大多數當事人的現狀依舊不得而知,至今,仍未有任何被拘人員獲得律師的會見,家屬也未能收到正式的法律文書(編者注:截止8月17日律師被拘留已經滿37日,達到最長法定拘留期限,仍未立案)。

這些不同尋常的做法,發生在新的《國家安全法》生效之後,令人不得不產生聯想,或許,一個全新的國安時代,即將取代維穩時代而降臨?

當局對於維權律師的警惕防範由來已久,2000年以後,隨着大陸有限市場化改革的推進,當局加強了與之配套的法制建設的進程,同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產生了諸多利益和權利的紛爭,各種維權案件大為增加。受此鼓勵,通過維權推動法治,進而通過法治帶動政治轉型的思路應運而生,維權運動的概念被提出,在當時的積極分子看來,通過「政治問題法律化、法律問題程序化」的方式,能夠推動大陸政治轉型。在這一思路中,除一般性的維護利益和權利案件之外,更期望通過公民和政治權利案件的切入,以推動政治轉型過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