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瀟專欄:鏡像遊戲

過去是另一個國度,記憶在裏面不斷修飾加工自我生長。

楊瀟專欄:鏡像遊戲
在王宮遠眺博斯普魯斯海峽,對面就是亞洲。

托普卡帕宮最近新增了中文語音導覽,應對不斷增加的中國遊客,畢竟,現在只要上網填個表就能拿土耳其簽證。從1465年至1853年這裏一直都是奧斯曼帝國蘇丹在城內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我們先去的後宮,在各種馬賽克(此處取其本義)牆壁下,滿腦子都是蘇丹的奢靡淫亂生活,也不知這種戲劇畫面從何而來,早些年看過的西方惡搞電影?但也一時無法具名。

過去是另一個國度,記憶在裏面不斷修飾加工自我生長。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堡》裏面反覆提到huzun一詞,中文譯作「呼愁」真是音義兼具。奧斯曼帝國衰落後,世界幾乎忘記了伊斯坦布爾,而它在2000年的歷史裏從未被人如此輕視。帕慕克筆下,呼愁不是某個孤獨之人的憂傷,而是數百萬人共有的陰暗情緒。布滿煙灰的公寓大門,霧中傳來的船笛聲,傍晚空無一人的市場,生锈駁船上的海鷗,駁船船身裹覆着的青苔與蛤貝,嚴寒季節從百年別墅的單煙囪冒出的絲絲煙帶。

見到帕慕克是在他租的夏季別墅,位於馬爾馬拉海這世界上最小的海中的「大島」上,穿過一片滿是水母的海域後到達。大島是希臘人的聖島,仍有東正教教堂,不過經濟危機之下已經看不到希臘遊客身影。島上只通馬車,帕慕克先生穿着大短褲,幾乎是從一大片綠色植物中鑽出來迎接我們。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