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在緬甸蹲大牢的前一刻,他們自由了(下)

盜伐紅木起源於巨大的利潤,當地盜伐產業鏈成熟,知情人稱本次事件為「一次分贓不均」。

在緬甸蹲大牢的前一刻,他們自由了(下)
一名工人坐在已切割好的木材上。

(150多名中國籍工人被控非法伐木,七月末在緬甸遭判處20年有期徒刑。不過他們的命運很快出現轉折,緬甸總統登盛簽署大赦令後,這些工人獲釋,目前已經安全回國。)

中國人對紅木的熱愛追溯到明清時期。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的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國內對紅木的需求出現飆升,並從2009年起出現爆炸性增長。不過中國森林資源匱乏,巨大的需求使得本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國和第一大木材進口國,紅木行業幾乎完全依賴進口原料,也因此成為唯一一個對紅木設有專門海關編碼的國家。中國進口的近一半紅木,來自伊洛瓦底江以西的湄公河地區,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撾、泰國和緬甸,其中又以來自緬甸的增長最為迅速,從2008年的每年約4萬立方米,到2013年的每年約24萬立方米。歷史上,這些東南亞國家一直是中國的紅木供應基地,也是受過去十餘年紅木再度流行影響最大的地區。

犯人由大卡車運送到法庭。攝: Minzayar/端傳媒
犯人由大卡車運送到法庭。
155名伐木工因非法伐木被捕。攝: Minzayar/端傳媒
155名伐木工因非法伐木被捕。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