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罗储林,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劳工与发展研究硕士)
2022年的夏天,被英国媒体称为愤怒的夏天,因为那是继2014年之后,英国又一次迎来的一次盛大的罢工潮:包括皇家邮政、教师、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护士、公务员、刑事律师在内的各行业的工会,都在准备或正在进行罢工要求加薪;罢工开始时,英国首相还是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他的继任者卓慧思(Liz Truss)在经过近乎魔幻的49天内阁后下台,到现在,英国已经换上了一年内的第三任首相苏纳克(辛伟诚,Rishi Sunak)。唯一不变的是,罢工潮还未停止。比起2014年,这次的罢工潮规模更大,包括亚马逊、码头工人在内的私营企业,大英博物馆这样的文化单位,和大律师(barrister)这样的自雇者,都在罢工。
至2月1日,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火车司机等行业都加入了罢工行列,根据统计,当天英国总共有50万人参加了罢工,《卫报》称之为十年来最大的罢工日。同时,为了反对英国政府提出的罢工(最低服务水平)法案(也被习惯性地称之为反罢工法)(Strikes (Minimum Service Levels) Bill),各个工会还组织了罢工游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预计2023年英国经济将收缩0.6%。令人难堪的是,即使是深陷战争和制裁的俄罗斯,2023年也将预期增长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