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梁启智:“选区划界”被质疑不公,问题出在选举制度失信

是次选区划界是否存在“政治考虑”难以查证,但事件引起的争议不应被视为一场独立风波。过去数年来,香港选举制度的公信力大受打击;而选举制度本身所受的冲击,又是整个香港管治制度,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失效的其中一环。

梁启智:“选区划界”被质疑不公,问题出在选举制度失信
香港政府日前公布区议会选举的选区划界《建议》,来年或调整128个现有选区的分界,并另外新增21个选区。随即,针对调整方案,不少民主派区议员发出声讨,指选区划界不公,批评是次重新划界存在政治考虑。

香港下一届区议会选举将于明年底举行,香港政府日前公布区议会选举的选区划界《建议》,来年或调整128个现有选区的分界,并另外新增21个选区。《建议》目前进入公众咨询。随即,针对调整方案,不少民主派区议员发出声讨,指选区划界不公(Gerrymandering,政治术语,又称“杰利蝾螈”),批评是次重新划界存在政治考虑。

“选区划界不公”是美国政治术语,历史已久,甚至被认为是美式政治中一个最大的弊病。那么把同样的指控放在香港是否也成立?反过来,连作为民主国家的美国也未能自我纠正问题,那么不公平选区划分在香港是否也不可避免?会否如批评声音所指,成为专制操控选举的利器?

划界不公中的数字游戏

选区划界不公的历史要追溯到美国立国初期,1812年,马萨诸塞州州长把该州某一个选区的划得像一只蝾螈一样,被认为是通过控制选区的分界线从而控制选民划分,进而操控选情。“杰利蝾螈”这个名字,由此而起。美国宪法规定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并以此为基础重划国会众议院选区。因此,选区划界不公就成为美国政坛纠缠不休的问题。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