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对辩:影视剧中展示“怀念”日治是否合情合理?

“台湾人与日本是一种‘殖民-被殖民’的互动,而中国人与日本是一种‘侵略-被侵略’的互动关系,正是两种不同的互动关系造就了不同的历史经验及情绪。”

对辩:影视剧中展示“怀念”日治是否合情合理?
《智子之心》影片片段。

【编者按】由真实故事改编的台湾慈济大爱台电视剧《智子之心》,因其中内容被指“媚日”、美化日本侵略战争,而在播出两集后便遭腰斩。剧作主要描述了目前已91岁的慈济志工林智惠,在二战时自愿前往香港及广州担任日军护士的故事。

电视剧播出后,有中国大陆网友表述对该剧的不满,国台办亦称该剧“美化侵略战争”,慈济大爱台随后表示剧中部分情节可能引起误读,因而为避免社会争议决定下架。大陆官媒《环球时报》撰文认为此剧是“三观碎成渣的精日剧”,而论者朱宥勋则表示,该剧只是对日治时“看护妇”史实的呈现,两岸观点的差异可能出于双方对历史理解的视角不同。

朱宥勋在文中表示,“殖民”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在伤害的同时也为当地带来现代化,加之战后的中华民国政府比日殖政府更高压的政策和更糟糕的表现,使一些台湾人滋生出某种对日治时期的“怀念”。他表示,“这种怀念当然是歪斜、诡异的。这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是一种没有痊愈的殖民伤口上,又叠加了另一种伤口的复杂情结。”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