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圣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宣布,与中华民国终止外交关系,将其外交承认移转至北京。数小时后,端传媒刊出王俊评的《不意外的断交,淡定台北须看清的事》一文,对这个牵连多面的事件,在短时间提供清晰而不容易的论述,值得感激。但针对当中涉及台湾国家定位与国际承认部分,容我提出一些补充观察。
证成国家地位,不只看邦交国数
每次谈到邦交国,人们总爱数点与台湾有正式外交关系国家的数字。但这数字代表什么?
若是为了证成“中华民国台湾”仍被国际社会接受为国家,则这将是一场失望连连的战伇——因为自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席位丧失,引发雪崩式断交潮之后,邦交国的数字就持续下滑;在现在的国际架构下,几可断言未来这数字只会少,不会多。要多少个邦交国,才能满足“被承认为国家”此一要件?是否只要有一个国家承认就可以引以为证?太单薄的话,“魔术数字”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