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的五一劳动节游行,不少大专院校的学生组织都没有参加。部分青年学生组织在同日发表声明(下简称“声明”),解释他们为何认同争取劳工权益,却不参加职工盟(香港最大的独立工会联合会)的原因。在理念上,这些组织认为本地劳工的最大敌人,是中国来港的新移民和中国籍劳工。这当然与左翼工运强调的国际工人大团结和将矛头指向资本家的路线完全是两回事。
除了在“本地劳工的敌人是谁”这个问题与左翼采取完全回异的立场外,声明亦用另外两个手法攻击香港的基层劳工组织。首先,五一游行被贬为“行礼如仪”。另外,声明指香港的工运自九七后没有作为,未能改善香港工人的权益。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仪式论”和“抗争无用论”正是主流泛民和泛左翼社运被新兴本土右翼攻击的主要理据。但这两套说法真的站得住脚吗?
仪式的功能
对五一游行,声明称之为“行礼如仪”,完全否定。近年来,年轻的社会抗争者对于“仪式”色彩较重的行动嗤之以鼻。不但合照、唱歌等活动备受冷嘲热讽,游行示威很多时也被视为“抗争性”不足、对争取抗争成果没有作用的活动。这种想法显然是轻视了仪式对长期抗争运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