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2日,A股从5166点开始滑落。在这个夏天开始的时候,中国的牛市戛然而止。8月11日中国央行大幅调降人民币汇率1.9%,迎来人民币10年来最大贬值幅度。在这个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A股市场面对政府救市失败再次加速下跌,甚至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集体动荡。这个高潮迭起的夏天,再次将全球目光从希腊债务危机拉回中国经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经历从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的艰难转型。这次转型似乎比预料中更加跌宕起伏、难以捉摸。
虽然其他国家似乎已经逐渐接受中国实体经济增长放缓,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股市剧烈震荡和人民币大幅贬值,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再一次蔓延。而且这一次的担忧与质疑直截了当地指向决策制定者的能力,甚至是他们继续推动改革的决心。那么,股市暴跌究竟是中国经济陷入危机的前兆还是迟到了很久的必要调整?股市和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究竟应不应该归咎于中国政府的干预?中国经济的海外观察家们展开隔空辩论。
“股市下跌本来不太值得担心”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首先批评中国政府试图控制股市,并“选择用自己的可信度来打赌”。他认为,中国股市本身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因为其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并不紧密。但是政府力挺股市上涨的举动表明,“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克鲁格曼显然更加担心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如年轻劳动力减少、家庭收入萎缩等。同时,他指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中国目前正在进入投资回报率快速递减的时期,如果投资减少,同时消费不能快速增加,那该怎么办?